【试点概况】
新兴县东成镇村庄规划优化提升试点片包含6个连片村庄(布填村、都斛村、思本村、扶桂村、云河村、碧塘村),均在新兴县东部未来发展的重点区域,下达支持建设用地规模为117亩(7.8公顷)。
【试点选取理由】
布填村是四沿区域乡村、农村住房需求矛盾突出;
都斛村是省定贫困村和四沿区域乡村;
碧塘村是“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示范点、农村住房需求矛盾突出;
扶桂村是四沿区域乡村、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需求矛盾突出;
思本村是四沿区域乡村、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需求矛盾突出;
云河村是四沿区域乡村、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需求矛盾突出,乡村旅游发展较好。
【规划编制进度】
目前已完成成果编制、村内公示、村民代表审议、县级部门审查、“三师”技术指导和专家评审,下一步将继续深化修改,进行成果报批、上报备案等相关工作。
一、试点目标与任务
形成与上位国土空间规划衔接、与建设项目落地需求衔接、与农民意愿诉求衔接的“多规合一”、紧密结合农村发展实际的实用性村庄规划成果。提炼经验为下一步全面开展村庄规划全面优化提升探索出一条可以复制推广的方法路径,并初步构建从解决村庄规划布局到提升景观风貌的村庄规划设计体系。
本轮村庄规划试点优化提升工作任务主要为:(一)优化村庄规划编制方式;(二)全域全要素统筹考虑,提升村庄规划空间响应能力;(三)优化村庄规划成果表达。新兴县东成镇试点片村庄规划优化提升试点工作即围绕此三大主要工作任务展开。
二、主要措施和做法
(一)从“点上发力”到“面上开花”
本次试点由单个行政村为编制单元转向连片区,去行政边界化的思维,注重区域协同,连片同质化的村庄统筹规划建设。采用差序化的思维,编制差异化的成果。
新兴县东成镇试点片,六个行政村连片统筹,实现片区内建设用地规模总量平衡,提升可操作空间,村庄建设用地按需分配,优化建设用地布局。
试点片区发展结构图
(二)从“单一发展”到“全域统筹”
在优化提升试点工作之前,云浮市已统筹开展了省定贫困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整治规划、“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和自然村村庄规划。规划充分结合现有工作成果,加强工作对接,从案例研究、现状调查、规划引领、实施建设等方面,在原有的村庄规划的基础上,进行优化规划编制方式,提升规划成果表达,避免重复规划建设。
将试点片区的六个行政村划分为三大分类,集聚提升类、城郊融合类和特色保护类。根据各行政村的资源禀赋、区位条件、经济状况、传统历史、人文底蕴及群众意愿,将行政村进行分类,确定行政村发展方向,实现各显特色、互为促进、共同发展,因村制宜地谋划村庄发展。
因行政村内各自然村发展存在差异,为详略得当地谋划村庄发展,参考《云浮市分类编制村庄规划工作指引》,在行政村分类的基础上,根据自然村的发展基础和实际发展情况,将自然村进行分类,确定各自然村的规划重点和规划成果内容以及成果形式表达,确保村庄规划成果“实用、好用”。本次规划将试点片区的十三个自然村划分为四类,一类自然村、二类自然村、三类自然村和四类自然村。
行政村分类图
自然村分类图
(三)从“闭门造车”到“多方参与”
坚持开门编规划。以规划团队为枢纽,依托“三师”专业志愿者和省自然厅成立的专家指导组加强对村庄规划的技术指导,引导熟悉当地情况的乡贤能人和投资乡村建设的企业参与规划编制。征集各方意见和农民意愿,调动村民积极性,从源头上保证了规划的可行性,确保优化提升试点工作成效。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全面深入开展乡村调查和入户调研,建立微信工作群,充分听取村民诉求和意见建议。将编制成果的村庄规划总图,村庄建设项目布局图、管制规则在村庄公共场所粘贴公告。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征得村民代表的同意,尊重村民意愿。做到全体参与,全面参与,全程参与,群众共同出谋划策、共商共议村庄规划,从“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改变村庄规划由政府唱独角戏的现状。
(四)从“无序扩张”到“增存并举”
以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数据为基础,收集拆旧复垦、垦造水田、城乡增减挂钩及农村地籍调查等项目资料,叠加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开展村庄规划基数转换,形成坐标⼀致、边界吻合、上下贯通的村庄规划底图,用于支撑村庄规划编制。在全要素叠加的底图基础上,进行科学的设计和合理的布局,做到全要素管控,优化调整空间布局。
规划依据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成果,农村地籍调查成果,优化村庄用地布局,优先利用村内空闲地、闲置宅基地和未利用地。规划依据村庄人口增长趋势和产业发展,科学合理安排新增建设用地,坚持增存并举,强化存量规划、减量规划思维,确保农村人均建设用地逐步下降。积极推进农村旧住宅、废弃宅基地等低效建设用地盘活,开展拆旧复垦,为村庄未来发展腾挪建设空间。
(五)从“繁冗复杂”到“好管好用”
行政版成果以简洁实用为原则,以“一图一表一库一规则”为主要形式,再根据实际需求进一步丰富规划成果,为主管部门提供管理依据和控制要求。
村民版成果以简单易懂为原则。清晰明了的控制线,朗朗上口的村规民约,让村民看得懂村庄规划布局与建设安排,让村民了解和执行村庄规划的核心内容,增强村干部和村民的规划意识。
村庄建设项目布局图
三、工作成效
(一)保障了村庄规模有效利用
新兴县东成镇试点片获得下达支持规模117亩。下达规模中共计39亩用于解决村庄民生项目需求,如碧塘和云河的公共服务设施及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共计78亩用于解决农村住房宅基地建设需求,如都斛村、思本村、碧塘村、云河村。
(二)形成了表达通俗易懂的规划成果
优化成果表达方式,形成行政版和村民版两套成果;优化规划内容,编制简约实用的村庄规划;编制接地气、农民看得懂、便于实施操作的村庄规划。规划成果简明扼要、规范严谨、通俗易懂,做到村民易明能用、村委好用懂管、政府能管易管。
(三)培养了村民自主规划意识
本次规划激发了村庄上下参与村庄规划优化提升的热情,进一步提高对村庄规划重要性的认识,提升村庄规划编制能力,形成多方参与乡村规划的强大合力,加快乡村振兴建设步伐。
充分发挥了村委会和村民在乡村规划与建设中的主体和核心作用,转变思路和创新规划编制方式,实现村民自主编制可落地村庄规划,把村庄建设成为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和和美美的生态宜居美丽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