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编制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红色村描绘新画卷”——记人民日报专题报道“红色村”-湴湄村乡村振兴规划

发布时间:2021-11-02 发布人:李博文、熊威(规划四所) 浏览量:加载中。。。

一、前言

近年来,广东大力实施“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打造一批红色资源丰富、时代特色鲜明、社会影响广泛的“红色村”,这些村庄目前已成为广东农村基层党建的示范点、基层党员教育的主阵地、实现乡村振兴的排头兵。

2021年11月2日,人民日报客户端《广东走向振兴的“红色村”》专栏将湴湄村作为“红色村”示范进行了专题报道,详细记录了湴湄村牢记初心使命、奋力守正、创新迈向振兴的蜕变过程。

 
 
2019-2020年,我司作为该村规划设计单位,先后编制了《湴湄村乡村振兴概念性规划——“美丽榄核·星海故里”》和《广州市南沙区特色精品示范村湴湄村景观提升概念规划设计》。规划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度发掘湴湄村红色文化资源,将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通过画境描绘与景观设计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体现,为人民营造瞻仰英雄、体验红色文化的主要场地。规划完成后湴湄村先后被评为广州市名村、广州市传统村落、南沙区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规划内容

1.规划目标-打造国内弘扬红色文化示范村


规划在广州市市委、市政府对乡村振兴的总体工作部署以及南沙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乡村规划建设的工作背景下,依据《广州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南沙区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等政策文件,积极推进“五个美丽”行动,将湴湄村打造成为国内弘扬红色文化示范村。

2.场景描绘——邀请多名画家描绘画境,着力打造以“红色文化体验”为主体,以“建设美丽乡村”为目标的红色教育旅游提升路线。


规划立足湴湄村的现状,挖掘村庄的在区内首屈一指的红色资源、文化资源以及南沙水乡特色的滨水资源与农田资源,邀请多名画家描绘画境,提出概念方案,明确音乐家故里和沙田水乡的重要界面与节点改造提升意向,着力打造以“红色文化体验”为主体,以“建设美丽乡村”为目标的红色教育旅游路线。

 
 
 
画家画境描绘

打造5 条主题游览线路:
星海小径——以星海故里为主要景点的沿江红色主题绿道、
水乡径——以传统岭南水乡为主要景观,改造造一系列以纪念冼星海的求学经历的桥,以此设立的水乡主题绿道
桥下道——以立交桥底下形成的运动和特色活动空间绿道
塘间路—— 以百亩鱼塘与特色荷塘田园为主要景观的田园主题绿道
星海路——以串联村口和村内集中聚居地的道路,两边为岭南花卉种植基地为景观大道。

村庄景观游览结构图

 
 
星海小径主题游览线路
 

3.节点设计——梳理现状可利用的建筑及空间打造星海故里、三新讲学所、冼星海文化艺术创作中心、星海音乐文创基地等红色纪念节点。


通过梳理现状可利用的建筑和空间打造红色纪念节点,规划形成:“一轴、一带、三区、三心和多点”整体结构。
一轴:沿星海大道景观发展轴;
一带:内河涌岭南水乡·风情带;
三区:创客基地、农业产业园区、湴湄水乡及中小学教育基地;三心: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星海音乐文创基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多点:星海故里、三新讲学所、冼星海文化艺术创作中心、星海音乐小剧场等。

规划大力推进湴湄村星海文化主题彩绘、道路建设以及农村小花园、小公园、小菜园、小果园等四小园建设。相较过往,如今湴湄村村容村貌、乡风文明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湴湄村已成为了乡村旅游网红打卡地。

节点设计

 
星海故里节点设计
 

4.产业发展-红色引领,打造红色教育基地;品牌拉动,引入星韵香云纱产业园


充分发挥红色文化产业的引领作用,结合星海文化打造红色教育基地打卡点,推进红色精品村建设;利用星海文化名片的品牌拉动作用,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香云纱项目打造湴湄村云纱星韵香云纱产业园项目,以产业升级带动乡村振兴。

香云纱产业园
 

三、结语

湴湄村乡村振兴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是在党的领导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追求的结果。培根铸魂、为党育人、坚忍不拔、志存高远、求真务实、爱国奉献的星海精神将作为教育和激励广大干部群众,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源头活水在湴湄村代代相传。星海故事已然成为了广州精神的一部分,湴湄星海故里正乘着时代春风阔步向前。

党建引领、绘新画卷,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保障。湴湄村将继续深化党建引领成效,将丰富的红色资源形成产业,以产业兴旺带动乡村振兴,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党史学习教育基地